为深化红色走读实践,引导青年师生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5月17日至18日,英国上市公司365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组织开展“红迹寻踪·使命在肩”红色走读活动。学院关工委主任张文凤带队,关工委委员梁志琼、李凡及师生代表参访萍乡市安源区红色教育基地,在历史足迹中追寻初心,在实景课堂中锤炼党性。
队伍首站抵达秋收起义陈列馆。在学院关工委主任张文凤的领学下,师生们通过全景沙盘、历史文献和沉浸式影像,重温了毛泽东同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壮阔历程。张文凤结合展厅中“军旗升起”“引兵井冈”等篇章,为青年党员讲授微党课:“秋收起义首次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标志着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阶段。我们要从‘第一枪’的勇气中,读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智慧。”
队伍走进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在“工运领袖”“罢工斗争”“精神传承”三大展区前,关工委委员梁志琼为师生解读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历史背景与时代价值。她指着陈列的《安源旬刊》原件动情地说:“这是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政治刊物,安源工人用‘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呐喊,唤醒了产业工人的阶级觉悟。”员工党员王磊在互动屏前模拟发送“工运电报”后表示:“亲身体验历史场景,让我更深刻理解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队伍来到全国首个以工运时期廉政建设为主题的安源工运时期廉政建设陈列馆。展馆通过“纪律严明”“反腐倡廉”“作风建设”三大篇章,系统呈现了党在幼年时期探索廉政建设的实践。关工委委员李凡结合展板中“毛泽东下矿调查”“减少津贴倡议书”等史料,讲述革命先辈的廉洁故事:“安源工运时期,党就提出‘不拉夫、不扰民’的纪律要求,这是我们党‘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初心写照。”
在安源党校历史陈列馆,师生们通过复原课堂、教材展陈和全息投影,感受早期共产党员的教育实践。张文凤在“党校第一课”场景前驻足,为青年学子解读安源党校“培养革命先锋”的办学宗旨:“从安源党校‘到群众中学习’的教风,到今天‘经世济民’的院训,一脉相承的是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
此次走读活动是英国上市公司365关工委深化“五老”作用的创新举措。活动融合“实地参观+专家讲解+互动体验”模式,通过“走一段红色足迹、听一堂历史党课、写一篇心得感悟”的“三个一”机制,推动红色走读走深走实。返程途中,员工代表谢玲源在学习笔记上写下:“从秋收起义的枪声到安源党校的灯火,革命先辈用生命诠释了使命。作为经管学子,更要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血脉,做有担当、有底线的新时代青年。”